[清空]播放记录
视频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看片之前,许多人说《地久天长》是个催泪片,在柏林首映时各种媒体和影评人哭得稀里哗啦云云,而个人来说是很抗拒煽情片的,心里也有些防备,等到去电影院看过,才发现没有大家声称的那么“催泪”,王小帅还是很克制的。
说起来,最感动的情节还不是后来“两个家庭和解”的戏份,而是开始部分,刘星溺水后,王景春饰演的父亲刘耀军抱着他一路狂奔去医院,这一段特别打动人,导演先是用了较远的固定镜头,以一种远远旁观的冷静态度处理这一极度情绪化的桥段,而后则是近距离跟拍,给王景春表情近景——王景春喘着粗气,双眉耸拉,极尽悲伤与绝望,到医院后,再次采用远距离固定镜头,摄像机和观众一起,看着走廊尽头的刘耀军和王丽云夫妇悲痛欲绝地挣扎。
第二感动的,是刚经历丧子之痛的刘耀军夫妇,在小年夜里独处家中,沈茉莉(齐溪饰)来送饺子,三人尴尬地静坐,听着窗外的鞭炮声,刘耀军和王丽云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这一幕也足够摧人心肠,而表现的手法也是克制的,可以称之为高明。
而与这种冷峻与悲悯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后面的“和解”大戏,导演带着摄像机开始精准地把控观众的情绪,在病房外,先是高美玉哽咽着走上来,和王丽云(咏梅饰)相拥在一起,许多观众这时已经泪崩,这只是前奏,进入病房,弥留之际的李海燕和王丽云诀别:现在有钱了,可以生了。此时全片的情绪达到高潮,角色和观众一起泪流满面。
之后,沈浩(杜江饰)面对面地对刘耀军夫妇讲述刘星当年死亡的真相(或者说细节),观众处在刘耀军夫妇的立场,不得不再次面对过去的巨大伤痛。这一情节过后,两个家庭基本完成了和解,李耀军夫妇的伤口的痂也才真正脱落,剩下的只是伤疤了。
这种前后的克制与煽情策略(非贬义)是导演有意为之,前面是缓慢但有效地进入情绪,而后不断酝酿发展,最后必须来一次爆发。
而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有克制与渲染的策略,即渲染的伤害,克制的愈合。两个家庭的核心矛盾:一是刘星的死多少与沈浩有关系;二是李海燕作为主抓计划生育的干部,强迫王丽云堕胎,尤其是第二个矛盾,是李海燕终生抑郁的主因。电影直白地表现出计划生育时代的普通家庭困境,像王丽云这样被强迫堕胎的妇女有无数,她们大多是国有企业的职工,所谓拿着铁饭碗的职工,顾虑深深,只能从命,而之后九十年代的下岗潮,让这种“从命”瞬间变得荒诞起来,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导演在时代(政策)对普通人的影响方面,加重了力道渲染,这是伤口的形成部分——刘耀军面对李海燕等人的铁腕时,表现得无能又无奈,让观众看得真是揪心;而在伤口的愈合部分,导演再次用非常克制隐忍的手法来表现。两夫妇在独子死后,几乎没有任何情绪爆发的镜头,只是默默承受,乃至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异地沉默生活,除了刘耀军与领养的刘星(王源饰)之间的父子冲突,也没有什么激烈痛苦的情绪戏,直到后来王丽云自杀——这是克制的极限了。
许多观众很不喜欢这种克制与渲染的安排,认为避重就轻了,可怜的两口子经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后来还来个大团圆结局,批判何在?控诉何在?底层人民的尊严何在?而细细想,这正是真实的现状,刘耀军夫妇正如无数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在威严的权力与政策面前,只能克制和自我消化。就好像导演以往作品的一贯主题:大时代大政策影响下的小人物(以家庭为单位)的命运写照。上山下乡也好,计划生育也好,体制改革下岗也好,都是时代大流,他们像一片叶子,只能跟着游走。
包括最后的大团圆也是的,处处原谅,处处安慰式的美满,电影仿佛变得温吞了,可这其中又不是苍白的,但凡有安慰,谁能拒绝呢?在家庭之间的大和解中,还有刘耀军夫妻的和解:电影中并没有直接表现,但多处细节暗示了王丽云的自杀,是她知道了刘耀军和沈茉莉的偷情,甚至,刘耀军已经跟她坦白了——在最后的视频聊天中听到沈茉莉说有了儿子,王丽云的表情是那样复杂。
家庭之间的和解,夫妻之间的和解,都很有“中国特色”,很有中国式“一切都好、和气至上”的味道,我们每个人的相关记忆中,一定有类似的体会,许多人厌恶这种心理,但这其中也饱含着些许人情真谛,能原谅的,谁不愿意原谅呢?又或者说,那些绝不原谅的,又经受着多大的痛苦与折磨呢?
开头部分,刘耀军抱着溺水的儿子奔去医院时,经过一个隧道,迎面过来一辆滚滚前行的火车——这一幕,构成了本片最精准的隐喻。
《地久天长》谈不上任何思想性和高超的立意。
电影中角色三十年的人生沉浮,都化成了导演或编剧要求的,直白的且不够太真实的表达。
它是生活的模仿,完全反生活的真相。这样的一群人,我不相信。
举例说吧,在更伟大和厉害的电影里,我经常看到的是很多人把泪水咽在肚里,把笑容留在脸上,那样刻意地隐藏悲伤。
我见到的为数不算太多的苦难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不想令人看到他的苦难的,维持着不自觉的一点点体面。那样的人和生活的表达,才是真的世界。那样的反差才是更令我动容的。
王景春和咏梅塑造的这两个角色,一辈子无时无刻脸上都挂着:我曾有个儿子死了。可能吗?
好吧,即使他存在。可是世界上存在着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也不是像电影中这样,大家都宛若道德上会反复用一点小错鞭笞自己的圣徒。
计划生育干部全家,甚至男主人的妹妹茉莉,竟都是这样的人,堪称一家标兵。
更离谱的是,计划生育干部的问题,导演一再告诉我们她也只是因为职业行为而已。导演和编剧给了她太多的镜头,让她忏悔得最厉害,甚至还夺走了她的生命。演员演得很好,可是我不知道导演在这里如此着力,到底是何用意。
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地铁面无私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主任,从未因此异化过她的内心吗?(这一点上应该看一下莫言的《蛙》。)
一个好友的孩子死了,就能让她的性格瞬间从王善保家的变成了林妹妹?在她手下可是死过几十上百的孩子吧?
电影一开始淹死了小孩,这算得上是一个悲剧,然而观众也并未来得及和这个孩子建立什么感情,属于他的东西太少,他只是“孩子”的符号。另一家,坐牢的男人和他的胖妻子,在剧中毫无作用,只为表现一个时代特征,是完全纸片化的,可以全部删掉。王源扮演的领养的、叛逆的儿子,导演和编剧也没给他什么戏份,演员演得也不错,可剧本实在太苍白,根本无从使人共情。
男女主角王景春和咏梅因为演技获得了柏林影帝影后,我看后觉得两位演员表演的很自然,也算得上真切,可这两个人物却还做不到震撼人心。也许你会为他们的遭遇唏嘘,可是你不会被他们在精神上俘虏。因为剧本没有给他们更深的力量。他们都是单面的。
从影像来看,导演王小帅在镜头的张力上,开头颇见功力,后面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但作为一个成熟导演,思想和人性的认识是如此之浅,真令人意外。它离世界最好的那些文艺片大概还差十万光年。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导演要塑造男女主角是如此放不下已逝去的孩子,时隔十几年他们再回自己的城市,就应该第一时间去给儿子上坟。而不是像电影中那样,等到房子打扫干净了,住下了,病人(计划生育干部)探望好了,甚至给她送了终了,干儿子揭开了当年事情的真相了…他们才想起来去祭奠。
男女主角步调太一致了,都不能自拔。我没看到任何一个人稍有差异,因而带来两人人性的撕扯,互相的指责,人性的偏执,他们过于地相敬如宾,和善悦目,即使出轨,也出得好像远离两个人真正的中心。
多年的新生活,也并没有让他们成为掩埋掉悲伤继续活下去的大多数普通人,反而让他们从形象到精神都刻意与他人表现出距离,这不是不可能,而是毫无新鲜感和重量。
与故旧一见面,大家就抱在一起哭。我想说的是,抱在一起哭也不是不对,可是这故事里就没有一个人是故作欢颜吗?没有一个人不去揭和提醒别人的伤疤吗?
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集体哀伤的行为主义的世界。
走出影院, 我和身边的朋友说一句,让我缓缓。
其实看电影前,刻意回避了各种网上的评论和分析,只是大概知道一个梗概。在看电影时,一开始的节奏倒是让自己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很快就整个人投入其中,甚至最后导致情绪一度崩得厉害。情绪有多激烈呢?就是看完走在路上, 还不自觉地哼起了《友谊地久天长》。
其实,出影厅之后,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不是导演故意在煽情,才让观众有那么多的催泪时刻。最后个人认为导演本人还是克制的,之所以电影能催泪,更多还是出于大部分中国人之间共通的情感。
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但凡观众能被感动,多少是出于当事人在影片中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共鸣点。对我而言,能被《地久天长》打动,其最强烈的情感则是来自,影片中人物情感的克制和隐忍。
诚然,电影从故事设定而言,可以说是王小帅最具“野心”的一次。不过,在我看来,同时也是他最具挑战的一次。看他过去的作品,其实都是在讲一段历史的阴影投射,但是这一次,他把整个投射拉长了,顺延了整整30年。
对他来说,他既要兼顾好这段历史,又要尽量去展现明白这段历史下的人物关系,其实挺难的。他大可以像前作《闯入者》一样,用大量隐喻,把现代的东西讲好。但他没有,这一次他直接把事情摊平了,把所有的东西都倾述出来,至于剩下的情感,那就交给观众吧。
在我的定义中,王小帅其实是一位钟爱,同时也善于用电影表达私欲的导演。过去的“老三线三部曲”一目了然。到了这一部中,最直接的就是刘耀军、王丽云夫妇的“迁徙”。他们从包头,到海南,最后到了福建连江。他们并没有想真正融入到周边环境中,他们放弃学习当地方言。当地群众在他们店中,操着方言的对话,他们外乡人的不融入显得格外突出。
他自己的私人笔记《薄薄的故乡》中,父亲曾讲过一句话:心里真是痛苦,作为老百姓我们只能洪流怎么走就怎么走,像河流里的沙子,冲到哪儿是哪儿。王小帅跟着父母亲半生漂泊,出生地上海、童年在贵阳、少年去武汉、成年漂往北京。所以这种离开的“后遗症”,都投射在了这部《地久天长》中。
实际上,这种漂泊也造成了“身份的缺失”。
电影中三度提及到了“身份证”。刘耀军为刘星办理身份证、刘星回家索取身份证以及最后的时候,刘耀军嘴里那句“星星该换二代身份证”了。其实,这里身份证的含义非常明确,因为成年刘星自己的设定,对他而言,缺少的一直都是“身份认同”。
在《地久天长》这30余年的历史洪流中,其实大家都在寻找身份。大院工人(沈家夫妇)在体制改革中寻找新的工作身份,刘耀军夫妇也在寻找自己做父母的身份,就连美玉在探监过程中,也要求建新能给她一个身份。
甚至到最后,三个家庭都在寻找彼此“朋友”的身份。
从影片最初,刘耀军抱着儿子进医院的时候,看起来略微突兀的《友谊地久天长》就此响起,成为了电影的基调。随着剧情缓缓展开,我们看得出,影片的核心其实落在这三个家庭的关系之上,尤其是刘家和沈家。
这一点恰好契合了电影的片名,《地久天长》。什么是“地久天长”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形容两者之间的情谊。
可是,又怎么才能让情谊地久天长呢?这才是电影中最关键的题面。
其实答案很简单,一次劝解。
中国人一直以来,对待很多情感关系都是处于所谓的隐忍克制中,把所有的私人情感都包裹在自己心里,想到的是各种的“压制”。但事实上,憋到最后,反而成了内伤。就像电影中沈浩说的,“心里有棵树,慢慢地都要冲出身体了”。
导演将这次劝解集中放在了电影最后半小时内,他直接让电影中的所有人在这里集体和解,近而使电影原本克制的情感在最后来了一次大爆发。其实这种劝解正是大部分中国人近千年以来的一种共情,不少像我这样的观众都能因此投入自我。
或许,很多人会说,电影英文名是《So long,My son》,似乎意指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政策。但是,对于我来说,相反不是这样。诚然,在那段时代洪流中,那是无法规避的一点。但那只是一层简单的表面,再往深挖呢?或许是无解。但是,这些背景都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刘耀军这群人的隐忍、善良和坚强。
当然,最明显的是,导演在影片最后的落脚,已经给出了相应的答案,依旧是一次自我的劝解。
虽然这一次,王小帅非常直白地把故事坦白了说,但是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他还是留了最后一笔。当刘耀军和丽云看到视频里茉莉的孩子是混血儿时,他们彼此的表情,都带着点放松,也带着了些许的失望。这三人的关系,在电影中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来过,反而如同一层薄衫,留在那里。
我们其实都知道,混血儿的出现,实则上已经代替了三人之间的劝解。
所以到现在,电影最初那首《友谊地久天长》真的还突兀吗?我相信不会了。
国内公映版与海外版内容对比
王小帅执导的《地久天长》已于今年1月7日发行法国版蓝光碟,相应的流媒体服务也在iTunes上架。根据法国亚马逊商品页面信息展示,该国际版片长为185分钟,而国内公映版本时长则为175分钟,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线的流媒体版本同样为175分钟。
这里援引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部分网友称《地久天长》在国内的公映版本较柏林电影节的版本进行了删改,譬如删去了王丽云夫妇堕胎之后被评上计划生育先进上台领奖的情节。对此,新京报记者在现场提问环节求证了王小帅导演。王小帅没等记者说完,就直接打断了提问:“这个电影,以在电影院看到的眼见为实,不要再说这些道听途说的东西。”
那么,海外版(国际版)和国内公映版的差异到底如何?这里借由法国流媒体版本和国内视频站流媒体版本做一个对比,不是为了判定哪个版本更优,更无法知道哪个更符合导演意图,只为展示两者之间的不同。首先指出,海外版和公映版视频片头均带龙标,同时片尾卡司均为简体中文。对比所用的两版视频帧率一致(均为24fps),国际版视频时长185分钟,除去片头发行商信息及片尾卡司列表,从龙标出现到结尾《地久天长》标题消失黑屏,共计179分钟;公映版视频时长175分钟,从龙标出现到结尾《地久天长》标题消失黑屏,共计170分钟。
两个版本互有删减和增补以及一些剪辑差异,以国际版为基准,简要对比如下:
1、一家人吃饭,国际版通过一个完整长镜头展示王丽云嘱咐放学回家的少年刘星用肥皂洗手,以及她端菜上桌到三人坐下的过程,并询问丈夫刘耀军是否要吃炒蛋及喝酒;公映版存在部分删减。
▼FRA
▼CHN
2、家中被淹后捞出三人合照进而引发回忆,伴随《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曲旋律,国际版在回忆画面出现时才出声,公映版在相片镜头即出声。
▼FRA
▼CHN
3、厂内工友与刘耀军道别,刘耀军答复还有两个孔,国际版此处停留了更长时间,公映版做了精减。
▼FRA
4、刘耀军进城上货前一晚询问王丽云是否需要添置物品,此处国际版比公映版更早进背景音;刘耀军走出报社大门回到车中,公映版删除了完整开车门镜头,此处背景音中断也显得较为突然。
▼FRA
5、车间内广播,国际版发音清晰明亮,公映版则做了些许模糊处理,语音内容为关于“1983年严打”的发言,如“为什么不可以组织一次、二次、三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战役?”
▼FRA
6、下班时广播,国际版发音清晰明亮,公映版则做了些许模糊处理,语音内容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公开信》,如“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总数控制在XX亿以内”。
▼FRA
7、国际版含王丽云夫妇堕胎之后被评上计划生育先进并上台领奖的情节,颁奖前为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领奖时李海燕小声提醒王丽云这是有奖金的,“别老拉着个脸”;公映版此段以王丽云术后躺在院内病床上的悲伤及不舍片段增添替换,此段未在国际版中出现。
▼FRA
▼CHN
8、“下岗大会”正式开始前,国际版用话筒的特写镜头搭配与会工人的嘈杂讨论为画外音,在包钢厂主席轻叩话筒示意后,人群安静,此时依旧通过特写镜头呈现厂长喝水;此处公映版人群一直安静,并由远景呈现厂长喝水。
▼FRA
▼CHN
9、厂长讲话时镜头剪辑在两版中差异较大,如同一句台词所呈现的画面在部分镜头完全不同。
▼FRA
▼CHN
10、厂长公布下岗名单后工人激愤不已,甚至有人冲上台去讨要说法,此段在公映版删除,同时工人一直保持安静聆听状。厂长的讲话内容在两版中也有不同,如国际版中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公映版中为台词如图。
▼FRA
▼CHN
11、同样的工人在两版中的情绪差异
▼FRA
▼CHN
12、李海燕呼喊远处的少年沈浩,国际版比公映版多一个背影呈现。
▼FRA
13、李海燕家中质问少年沈浩,国际版中的部分镜头在公映版中删除,比如李海燕说道“你要不说就不让你吃饭”,随后靠墙哭泣,并询问丈夫沈英明“那你说该怎么样”,而后沈英明走进隔壁房间与少年沈浩同坐床上。
▼FRA
14、李海燕夫妇到王丽云家中探望,国际版中,两人走后刘耀军姐姐气愤说道“他们还有脸来”,此段在公映版中删去。
▼FRA
15、李海燕夫妇探望结束回到家中后,茉莉与李海燕发生言语冲突,李海燕表示不是她的错,此段在公映版中删去。
▼FRA
16、茉莉与耀军告别后,公映版含耀军在车中哭泣和接电话的镜头,此段未出现在国际版中。
▼CHN
17、沈英明一家与张新建多年后重聚,国际版开场为茉莉在室外观看两个孩子玩烟花,席间沈英明谈到海燕“总觉得背后总是有人骂她”,此处未出现茉莉;公映版沈英明与张新建谈话时扫镜到边上的茉莉,并以茉莉在室外观看两个孩子玩烟花结束。
▼FRA
▼CHN
18、海燕想邀请王丽云相聚,与丈夫沈英明的谈话在两版中的镜头呈现不同。
▼FRA
▼CHN
19、王丽云夫妇回到老家,国际版中刘耀军姐姐在机场的接机镜头更长,同时三人到老房子后的镜头呈现有差异。
▼FRA
▼CHN
20、两家相聚后,成年沈浩送王丽云夫妇回老房子,国际版途中刘耀军看到毛像,挥手向其致意,该镜头在公映版中删除。公映版中,沈英明与成年沈浩谈话前,有一段沈英明踱步的镜头,在国际版中未出现。
▼FRA
▼CHN
21、王丽云夫妇上坟途中,国际版中的公交车镜头较公映版稍长。
▼FRA
(具体每段的时长和起始时刻就不详细列出了,可能还存在部分极细微的剪辑差异,如想一探究竟,可以考虑购买支持海外版视频,毕竟标准普通话发音,尽管法版仅有法语字幕也不影响观看理解,截图中英语字幕为外挂):
//www.amazon.fr/So-Long-My-Son-Blu-ray/dp/B07TLP9QNK
佑伊映像 | UHDBits
脸不是演员的全部,正如表演不是电影的全部。
演员还有身体,和身体带出的状态;电影还有空间,和空间带出的情境。
无法通过身体传达状态的演员不是好演员,同样,无法通过空间传递情境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王小帅对此是毫无所知的,他只会剥削演员。
这位第六代导演如同从“解放前”流放到了二十一世纪,对此间发生的影像变革一无所知。
于是,他只能动用古老的拍片理念完成作品:将重心完全依托在演员的表演上。
其它的尽管退居其次吧,只要做到表面功夫就行了:场景、道具、台词……无一不如此。
这是为何整部电影精确还原历史,观众却感觉不到时代感的原因。
王小帅可能知道自己的弱势,于是采用了乱线叙事的方式。
但这没用,对空间造型或环境语汇一无所知的人,别谈什么影像真实感。
比人物更重要的,是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人必须生活在环境中,王小帅不知道。
人不能凭空像从哪冒出来的,摆着一副大脸,他有历史、有成长、有创上…
电影中所有出现的空间或环境没有承载任何情绪的原因在此:与人物毫无关系。
电影中所有情绪都是从演员的脸和台词强迫观众接受的。
观众共情的是演员的表演,而不是观众被拉入到电影空间(/情境)里感触到情绪。
两者有本质区别,代表着前现代的电影与现代电影间的分野。
演员当然是好的,但没有导演能够让演员达到表演上的完美。
越是强求的表演,越容易露出破绽,如同钢丝上行走之人,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使他丧命。
优秀导演寻求的是如何发挥演员个人优势,从指导手法上规避劣势。
王小帅对此是不懂,他完全依赖演员的表演来建构自己的电影。
甚至像王源这样的鲜肉演员,如何能拿着摄影机一直拍呢?
王源临走前跪下来到底是干嘛?贾樟柯的侠义江湖,还是专门拍给外国人看?
你的电影呈现是侯孝贤那样的人情社会吗?需要跪下来报答养育之恩。
你的人物都是牵线木偶,哪有自己的感情,所以跪下来到底是干嘛!
可怜的演员们被过度消费了,如同工具,其中没有丝毫的爱。
这种表演的强迫一旦达到极限,随时都有崩解的危险。
齐溪不就崩解了吗?将拍摄现场变成表演课作业的展示现场,你说可悲不可悲。
如果不是王景春和咏梅这样级别的演员,电影还能看吗?
不能了,至少在王源身上,我们感觉不到任何可看性。
你要明白你不是伯格曼,你的演员也不是丽芙·乌曼;
你拍的也不是抽象的哲学电影,你如何能将摄影机从头到尾对准演员的脸?
拿摄影机从头到尾对准演员脸的是电视剧,不是电影。
脸不是演员的全部,演员还有身体;身体能带出人物的状态,而不是演员变为简单的表情工具和提词机器。
王小帅只能算从电影学院出来的好好学生,精通一整套规整的学院式手法,被其限制、被其戕害。
再说一遍:电影是空间、是环境、是情境、是情绪……唯独不只是表演。
表演不是万能的;呈现人物状态的是情境,不是表演,这就是电影独特的“表演悖论”。
看看达内兄弟如何用演员的后脑勺拍戏(《他人之子》),或布列松如何通过演员的手跳出舞蹈。(《扒手》)
再多看看娄烨的电影(环境和情绪),至少也瞧几眼贾樟柯的作品(空间和情境)。
这种低级的导演手法还是穿越回“解放前”好好发挥吧。
2月16日晚,王景春和咏梅共同凭借《地久天长》获得第69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女演员奖。这两个几乎让观众记不住名字的中年演员凭借着深厚的积累和敏锐的情感共情能力,几乎完美的塑造了一对“最普通的普通夫妻”,也感动了无数的观众。
这部电影讲述了刘耀军和沈英明两家人的羁绊,两家的儿子刘星(星星)和沈浩(浩浩)在野外嬉戏的时候,星星因意外身亡,此事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刘耀军夫妇远赴南方,多年后,两家人再次相聚。在电影的三小时中,虽然纵跨南北,囊括了知青返乡、严打、计划生育、工厂工人下岗、南下打工、房地产的兴盛等时代事件,塑造了悲情家庭的生活截面,但最终的事件和情感落脚点,还是“隐忍”“原谅”“大团圆”,缺少必要的反思和事件对当事人人性层面的转变。与其说《地久天长》有着宏大叙事,不如说它只是一次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事件的对位。
这是一部完全依托于演员精湛演技忽略了导演技法的电影。除了无可挑剔的表情和具有时代感的道具,你看不到影像变革,也没有环境塑造。演员在每一个布景之间表演,几乎没有与空间的互动。观众看到的是演员被放大的细节表演,是一对一的精准情绪传达。非线性叙事不仅弥补了人物情感上的不连贯,回避了时代伤痛的最直接反应,也让表演而非导演技法主导了叙事。
首先是刘耀军与王丽云两个角色的高度一致。面对人生最大的悲剧,两个人没有互相指责,没有失控,没有歇斯底里。在两人独处的时间也没有任何对事故的怨恨。所有的发力点只是耀军挥到墙上的拳头,甚至连出轨也不是耀军的主动选择。悲痛让人失语,但不是让两个相依为命的人不能交流。他们是没有自主性的理想化的共同体。
在耀军的父亲角色上,王景春的优秀演技掩盖了角色塑造上的不足,将人物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化为抽烟、沉默、欲言又止等观众能够直观体会到的外部动作。但我们很难在文本层面看到这个人物完整的人物弧光,从计划生育时期的愤怒到痛失爱子的绝望,再到告别故土南下打工的麻木,所有的情感都缺乏有逻辑的诠释和释放,直到被迫完成“大团圆”式的结局,王耀军始终停留在茉莉来做客一场戏中“都挺好的,都挺好的”的状态,也始终只是一个“好人”。
当一部电影作品表现最大的苦难最多的悲情的时候,最高的形式是掩饰悲伤,维持体面,继续生活。《地久天长》中则将失去孩子作为了先于一切的前提,所有人物需时时刻刻以此为首要生存原则,他们不被允许重新开始新生活,不被允许再带着欢乐的活下去,不能重新融入社会,不能绝口不提往事,甚至故作欢颜都是错的,也就难以避免人物状态的单一。
影片中的“孩子”也因篇幅所限变成了一个符号般的存在。缺少家庭间的互动,父子母子的情感铺垫,使得电影变为了对孩子这一概念的失去,而非与真实人物的永别,关于其过往共同生活细节的回忆尤为干涩。沈英明拿着菜刀过来想要以命抵命纵然增加了戏剧张力,却绝非袒护孩子的父母的正常行为,更像是内疚之下的一层表演。
齐溪饰演的茉莉,这是一个从外部观看的视角,类似于“剧中的观众”角色,她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但在影片后半段,茉莉又反而取代丽云的女主地位,开始参与情节推进。却是“无效的”推动。影片中,茉莉本该起到沟通两个家庭的作用,由她的重新出现让本来已经失联的两个家庭重新取得联系,是冰释前嫌的纽带。但在之后的返乡情节中观众很快知道,两家重新沟通的契机是一通电话就可以解决的。茉莉这个角色怀孕赎罪,给失独夫妻造成隔阂,最后又通过视频电话制造小小的紧张感,除了狗血之外,没有任何推进作用。
茉莉角色的另一个作用是导致了丽云的试图自杀,将这一对“为彼此活着的夫妻”进一步推下深渊。片中耀军有句台词是:“用丽云的话来说,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变老”。无疑丽云的自杀是导演为了弥补影片后半段的拖沓和情绪单一设计的强转折。
在茉莉身上,我们看不到这个角色的成长轨迹,也没有她对整个事件始终坚持的态度,她是导演呼之即来的矛盾冲突,也是喝之即去的小小插曲。
养子星星的角色也欠缺更深层的展现。失独家庭领养与自己孩子长相相像的孤儿并取了同样的名字,这个孩子所要背负的情感和夫妻需要面对的自我欺骗,都不是片中叛逆、离家出走所能展现的。影片的最后,养子归来,却省略了这其中最复杂的情感转变,将感动观众视为最大的行为意义。
三对家庭中的新建和美玉,除了作为表现时代特征的存在,与耀军家庭和失孤事件完全无法构成关联,于是在影片结尾只能作为凑数式的团圆出现。他就像是《青红》中穿着格纹喇叭裤跳舞的秦昊的串场,为了导演个人的记忆而被添加到其中。
在种种角色行为中,《地久天长》还掩盖了剧本内核的懦弱。
首先是养子不被允许的叛逆。
带着奇装异服摩托车党呼啸而来吃一盆西瓜,与养父母愤然决裂不忘下跪告别,成年的领悟是接受父母不顾身份证上的真实姓名依然叫自己“星星”。导演控制着每个人物不许拥有丰沛的本能的感情,其实也是一种“不敢”。不敢让偶像明星自毁形象,不敢让矛盾升级流露出恶,也不敢在大团圆之外做出另外一种更符合人性的选择。
海燕临终前对丽云说:“我们有钱了,可以生了。”没有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没有对自己毕生工作意义的质疑,只用一句逻辑极其不对应的台词赎罪。甚至,执行了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副主任,真的会有这样的愧疚吗?这个忏悔最深的角色,让观众感知到的,是最不成立的闪烁其词的含混。
三小时的片长中浩浩的真相被导演作为最大的“包袱”放置在影片最后。这是让两家人分崩离析的真相,也是让海燕和浩浩一生不得安宁的愧疚,然而向观众揭示的,只是一个没有理由不被原谅的“推了一把”的孩童行为。浩浩在此处的台词是:“我内心长了一棵树,我快被它撑破了”,所以乞求原谅仅仅是因为内心无法承受,而非想要赎罪。在这份“无法承受”的背后,是殷实美满的家庭,是觥筹交错的饭局,是坐拥房产随手选一套相送的“大方”。这些,都没有任何赎罪。
耀军和丽云回应:“说出来就好了”,他们甚至不能选择憎恨,不能怪罪年幼的孩子,不能怨恨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甚至不能痛哭失声大吵大闹,因为这是导演理解的“那一带人的隐忍”。
《地久天长》呈现给观众的,是对时代意义模糊遮遮掩掩的批判,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站出来反思、赎罪。
唯有沉默和原谅,才能地久天长。《地久天长》想要打动观众的是真实,然而片中的这群人物,又最不真实。
然而还是打了四星…原因见短评…
汉语语境里,“地久天长”这个词语蕴含了太多,时间、空间和感情的迁移与变故,还有善良的人们在无力改变却又必须承受的历史面前那些卑微谨慎的愿望。这段历史,父母辈是主要的经历者和承受者,孩子们被很好的保护,就像Haohao一样。看完之后我更能理解在那些历史决定背后父母们承受了什么。PS:看下岗大会那段,我真觉得那是台下群演们自己的真实经历,所有当初没有释放的情绪,都在自己出演的过程中似真似假地发泄了出来(也可能当时比此时更激烈,此时只是时隔20年再次共鸣后的释放)。金熊可期。
影片的英文名其实更加能提现电影的主题,《So long,my son》电影里男主人公一共四次失去了孩子,有人为的“意外”,有时代浪潮的逼迫,也有良心发现后的自我选择。在影片最后,那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那个曾经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选择了回家,就像我们的历史,在错综复杂的离经叛道后,终归会回到一个全新的开始。本片的男女主人公始终是克制而隐忍的,而配角们则是鲜明而突出的,无论是良心未泯的计生主任,还是“心怀不轨”邻家小妹,亦或是乖戾又迷茫的少年养子,都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人,而主人公夫妇,则更像是色彩并不鲜明的灰色背景,作为某个时代的某些缩影,沉默而执着地活下去,直到放下一切,直到地久天长
返城失去知青身份,下岗失去工人身份。意外溺水,强制打胎,交还证件,你我失去为人父母的身份。隔着轮渡踏过了奈何桥,留下遗书饮尽了孟婆汤。在时代的列车上早已不能复生,在命运的航班里竟然还会怕死。孩子在电话里叫了声爸,瞬间回到三十年前,又欢聚在一起,仿佛彼此毫发无伤,仿佛友谊地久天长。
再见,小胡
院线中共和国当代史的叙述尺度又向前迈开一步,文革之后的重大节点均隐有提及(柏林版)。集青红、左右、我11之于一体,隐忍的家庭伦理催情效应依旧老道。另外包头有个聪明的政府,这样的市政宣传甩开了他们众多同行。
[地久天长]是一场久违的相逢。中国电影终于回归到了最好的状态:将民族史诗和隐伤埋于几个家庭的故事之下,讲述了中国现代不得不说的那段历史。个人的命运被大时代碾压后留下的伤痛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王小帅用压轴的气魄几乎将柏林电影节影片质量拔高一个层次。如果拿不到大奖,也会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片。PS:请备好纸巾。
过去3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品尝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却也涤荡于日复一日的变化。所有人,都如水中的浮萍,在被时代推着前进,却也随时可能被一股湍流推散,再聚之时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我们的儿子,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因为地久,所以天长。
这确实是一部记录大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华语佳作,做为80后尤其有共鸣,关于90年代的儿时记忆一一涌现,想起我那同样溺水身亡的儿时伙伴,以及那些被伤害的家庭。电影中多年后王景春、咏梅在医院和老朋友们再度相见的场景,还是没忍住泪水,你不知道打动你的是电影,还是时间和生活本身。
三十年之后,又一部《活着》!绝对是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
电影从一个关于“计划生育”的小切口入手,比预期的历史格局要小,但是讲述的人物命运与情感依旧饱满和感动。海燕的角色最戳泪,这样的角色往往是最招恨的,但在这里获取了最大的同情,几十年的愧疚与自责,到死也没能彻底释然…80年代那些小时候的片段,都是亲身经历过的记忆,带入感极强。兄弟俩的手足与爱恨,两家人的伤疤与憋屈,都在历史长河中化作一缕青烟,往事无需再追。
耀军什么都能修好,却无法修复内心的伤痕;岁月让丽云留下了皱纹和鬓角,却留不住她的三个孩子。英明的菜刀锋利无比,唯独不能斩断执念;海燕饱受病痛折磨,再痛也痛不过生活的苦难。沈浩的心里长了一颗树,结下了懊悔的种子;茉莉逃出了小城,终究逃不出生活。一点手术“小问题”让她再也不能生孩子,而她当上了准奶奶;一次不公平的裁员让他们穷困过完了此生,而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楼盘。一次“不合时宜的”怀孕,一次“光荣的”下岗,就能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轨迹。茉莉得知怀孕的时候刚好拿到签证,打乱了她人生的所有计划;丽云当年想生不可以生,现在可以生、鼓励生却生不了了。是啊,老天就是这么爱捉弄人。什么地久天长,三十年只是一念之间;什么一切都会过去,这还真成了一辈子也过不去的坎。到最后谁也没有和解,只是算了。
百味杂陈,很想带我爸妈再看一遍。我喜欢王景春和咏梅的脸,那是两张典型中国民众的脸:王景春在电影里一直是眉头紧锁,黝黑的面庞,粗重的眉毛,细小的眼睛,眼皮习惯性低垂;咏梅圆脸盘子,淡淡的眉毛,淡淡的愁闷,连她的声音和动作都是淡淡的。整部电影,我都被这两位演员牵着走。
3.5 在改革的新世界里,有的人得到成功、浪漫、自由,有的人则被狠狠甩在后头,遍体鳞伤,他们主动深爱,被动倾轧,在友谊地久天长最美好的祝福里,所有人追逐的理想生活都被活活杀死,却似乎找不到凶手,或者说凶手拧住了每个人的脖子,让我们只能看到彼此。
接受生活,接受命运,努力向前走。 上一辈的人真的是隐忍,无奈,但仍选择宽厚。虽说最后结局有点大团圆,但是刘星那句 爸爸我是星星反而才是我最大的泪点。什么积极消极人生,活下去就好,星星还在就好。 (但仍然觉得三个小时有点过长,其实有时候适当删减也是技术啊(星星的声音真的好听
不好意思,中途看睡着了,电视电影的手法,虽然有泰国、韩国、美国电影人介入,电影感还是没出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罗马尼亚、俄罗斯电影人拍类似故事,会怎么拍。当然优点是演员出色,生活细节还原到位,但是3小时还是太拖沓了,单一场景停留太长,闪回次数太多太频繁,完全可以剪到2小时,更凝练,更简洁一些,叙述方式上,也不要一直笨拙地插叙,变成干干净净的正叙,可能会更有力道。
代入感太强了,我出生的医院,我小时候被警告不能下水的水库,我家两条马路之隔的商业街,每次往返的机场,半个城市的人工作过的工厂,相似的长辈们的经历。随之而来脑补的过多细节和情感导致根本没有办法用静观的态度去看待文本和结构瑕疵。
不光是煽情了,调度也很厉害。唯一问题是有些烂尾,可能是作者狠不下心。要金熊。
友谊不是地久天长的,亲情也未必是地久天长的,只有失去至爱的痛苦,才是地久天长的。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看王小帅导演的电影。三个小时完全没觉得长,镜头和剪辑都很特别,画面也特别细腻,有一种新中式的美感。旁边的德国人开始还笑得挺欢,结尾的时候哭的简直不要太悲悸。整部电影拍的含蓄,表达的婉约,精准的点到了中国人骨子里许多复杂的品质。这是献给每一个勤勤恳恳逆来顺受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从中见人,见命,见自己。看到一家媒体的简评说得好:这是中国人自己的隐伤。
#Berlinale 剧场里很多人看哭了 前面的德国阿姨又在看到王源带女朋友回家那一幕的时候姨母笑哈哈哈 我也被好几幕感动到 1.王源跪下磕了个头的时候 2.海燕死之前说的话 3. haohao说出实情的时候 咏梅叫了声儿子(不会写电影里人物的中文字 有些用演员们替代)被齐溪的两次眼神烧到 王景春两次抱着人跑到医院不一样的喘气 咏梅肤色的变化 王源脸上的青春痘....感受到导演演员的用心 好看!